Tuesday, May 25, 2010

龙窑之火源源不绝

陶器的使用,早在古代商朝已有记载,而龙窑(Dragon Kiln)的历史,也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可说是最古老的烧陶方法。龙窑可分窑头、窑身和窑尾,一般依山坡地形而建。窑头在低处,窑尾在高处,窑火向后蔓延,温度会不断增加,其设计原理充分体现了古人的高度智慧。

窑头设有单独的火膛,窑身两旁有投柴孔(也称火眼),对称排列,窑尾一般不设烟囱,紧靠出烟坑有挡火墙和烟火弄,常以茅柴、树枝、芦苇等为燃料。其优点是利用自然山坡建造和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故造价低,又能充分利用余热,减低燃料的使用,缺点是需要大量劳动,师傅必须具备烧陶经验,懂得掌控火候。

龙窑龙身长40米、宽5米,高1.2至2.6米,共有17格火眼。开全窑可烧制3000多件陶器。烧窑过程需约20个小时,烧窑从窑头开始,经10小时燃烧,累积至800度,随后在两侧火眼逐个加温,直到温度高达1200度。烧窑时,远远望之有如火龙,因而得名。大功告成后,还必须等待窑身冷却,在"灭火"后的第三天才可以打开窑门,取回里面的作品。

新加坡的龙窑可追至19世纪初期,先民多来自潮州之瓷乡(枫溪), 他们多分部于裕廊区,因为这一带里有非常丰富的陶土。当时约有十几家大小相异的龙窑,生产各类的大小水缸,供应橡胶园里的橡胶杯及园艺所使用的粗花盆为主。但到了80年代,蔡厝港和林厝港一带花农被迫搬迁,花盆需求量减少。政府也征用裕廊一带土地建组屋,许多陶厂因此结束营业。直到今日,新加坡只剩下两座龙窑, 陶光和源发。这两个龙窑,吸引不少陶艺工作者围绕着它们从事创作、烧制和开班授课活动。

无奈的,新加坡裕廊集团刚公布的洁净科技园发展地盘包括本地仅存的两个烧制陶瓷器具的龙窑所在,让陶艺工作者和维护文化遗产者关注它们的去留。 裕廊集团负责人口头表示尽可能保留龙窑,但龙窑去留将由几个相关政府部门决定。我们就只能盼望有关当局能保留属于新加坡一部分文化遗产的龙窑, 让这文化之火,世世代代的燃烧下去。

陶光目前主要从事陶瓷贸易,所以龙窑已经很少生火烧窑了。在这年代,陶瓷业者通常都使用电窑或煤气窑来烧陶。在2000年里,陶光龙窑就只开火过5次 :2001,2003(两次),2008 和2009。有幸的在这星期五,陶光龙窑将会生火烧窑。 这是很难得的机缘,也是每一位陶艺工作者很期待的日子,一整年的工作的心血就全看今朝了。我呢,到时也会到现场拍一拍难得一见的“火龙”。

IMG_2775-w Outside View
陶光工艺

IMG_2633-w Dragon Kiln
龙窑全景

IMG_2639-w Dragon Kiln
窑头

IMG_2646-w Dragon Klin Front
像不像.....

IMG_2648-w Dragon Kiln
祭神

IMG_2653-Desciption
图解龙窑

IMG_2668-w Inside the Klin
窑内非常阴暗, 我使用了闪光灯。

IMG_2663-w Inside the Klin
接近窑头之处

IMG_2673-w Inside the Klin
一些已摆好,准备烧烤的瓷器

IMG_2690-w Inside Dragon Klin

IMG_2683-w Inside the Klin

IMG_2691-w Klin Rear Entrance
窑尾的出口。窑头还有一个出口。

IMG_2724-w The product
一些摆设在龙窑外的制成品

IMG_2727-w The Bowl
这张图片可以清楚地看的出那不均匀和不规则的表面。那是火炭的灰烬粘到瓷器上的的效果。这可是电窑或煤气窑所办不到的。

IMG_2732-w The Product
凹凸不平和不均匀得表面是因为表面受热的程度不一样。向着窑头的表面会接触到比较高得温度,背着窑头又比较不热, 因此有时候就会凹凸不平。烧窑其实有很有很多意外惊喜或惊吓, 结果通常都难以预料。这也许就像用手工冲洗黑白菲林吧, 每一次,每一张的结果都不一样。

IMG_2743-w Before
准备放入窑内,在这星期五生火时烧烤。

IMG_2752-w Before
正在倒数功德园满的日子...

IMG_2742-w Before
各式各样未成形的作品

IMG_2760-w Electric
Oh my love, my darling ... 你还记得那电影Ghost的片段吗?这是电动的拉胚机。

IMG_2763-w Manual Spin
这是新加坡唯一完全靠脚力驱动的拉胚机。适合制造大型的瓷器。

IMG_2769-w Students Works
孩童的作品

IMG_2749-w Children works
孩子们无限的创意

IMG_2756-w Trading
陶光工艺目前多只经营陶瓷进出口贸易。

IMG_2612-w Vase
陶光一角,美丽的光影组合。

IMG_2793-w Water Pot
好漂凉的水缸

IMG_2797-w Pots
各类式得花盆

IMG_2782-w The Deep Pound
这湖是生产优良陶土的地方,也是陶光工艺的发源点。目前已经没有再挖取陶土了。陶土都从澳洲入口。

IMG_2787-w News Paper Cutting
从80,90 到 2000年代的关陶光龙窑的报导。

Sunday, May 23, 2010

宁静的早晨

一大清早在民丹岛(Bintan Island)渡假村的海边, 静俏俏的,没人。

IMG_3060-w Coconut Tree
很有性格的一颗椰树

IMG_3070-w Coconut Tree
望海

IMG_3098-w Coconut Tree

IMG_2996-w Bintan Beach
早上退潮后,海藻都露出海面了。

IMG_3031-w Coral
浮出水面的珊瑚

IMG_3045-w Coral

去年在民丹岛的黑百作品

Saturday, May 22, 2010

在那星空下

意外,真的是意外,是意外惊喜。 那晚在民丹島,由于开会开的太晚了,我错失了拍摄黄昏的时光。开完会后,天色已经完全的暗下来了, 我不甘心,就拿着相机和三角架到海边去碰碰运气。在漆黑的夜晚,除了月光的陪伴,就是背后微弱的灯光,跟本看不到远处的景色。天空不是蓝色的,也看不见那么多星星。尝试了几次之后,哇,这是夜晚吗?拍出来的图片完全和白天没两样,跟本和眼前这一片的乌漆抹黑的不一样。兴奋之余,我想到了之前所读到一篇有关在完没有灯光的夜晚摄影的文章。今晚,在星空下,我找到了另一段“恋情”...

IMG_3119-w Night
你相信这是漆黑的夜晚所拍摄到的吗?当我拍到第一张时,我真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IMG_3117-w Night
好美,真的好美。

IMG_3122-w2 Night
鹏空万里

IMG_3120-w Night
星空

IMG_3117-w2 Night
当时双眼是看不到任何橙色的部份,但相机看的到。

IMG_3115-w Night
满天星星

IMG_3123-w Night
星际

IMG_3116-w Night
我身在宇宙吗?那是星云吗?

Monday, May 17, 2010

马6甲走走摄摄

这一趟短暂的两天一夜马六甲之行,留下和许多美好的回忆,也让我重新认识马六甲。 最后一次来是八年前,真的好久了。 希望的很快的又能在回到马六甲继续的发现她的另一面,发现她的美。再见了。

IMG_2028-w

IMG_2249-w

IMG_2080-w

IMG_2124-w

IMG_2294-w

IMG_2253-w

IMG_2551-w

IMG_2314-w

IMG_2441-w

IMG_2359-w

IMG_2497-w